低托福申请EE前十名校录取

发一个刚结束的一个低托福申请EE专排top10的成功案例,一个我更希望能帮助大家回归申请评审本质的案例。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个案例想想我在文章最后提出的两个问题。到底是DIY,找中介,还是找咨询?到底是应该找自己本城市的留学机构,还是找北京的公司?

学生背景:

电子科大,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IBT89 GRE:325+3 GPA:87/100

没有paper, 没有大奖,

焦急的家长

去年11月中旬,我接到一位陌生家长的电话,对方是从我们此前的学生家长那里打听到我的手机号码的.家长很焦急的希望我能帮助她孩子申请.其实当时已经是非常非常忙的阶段了,我已经在博客和微博里发出声明,不再接受14 Fall的学生了.

但是非常理解家长的焦急心情,所以决定跟孩子沟通一下,看看孩子是否靠谱再说.当了解完天宇的基本情况后,发现孩子背景其实很好,更重要的是孩子对自己的申请很上心,不忍心看一个好苗子因为不懂申请而拿到不好的结果,所以决定指导他申请.

文书思路

经过和天宇的全面沟通,我发现虽然天宇的托福不理想(连考了2次,都没上90),但是他的学习能力并不差,托福也并没有完全反映出他的英语实力.而且他虽然没有看起来特别拿得出手的科研经历,实习经历,或者国际大奖,但是他的专业学得很扎实.

因此,在整个文书构架上,推荐信重点侧重其全面的实力,形成一个基本能力达标的概念;同时PS和CV重点突出他在知识结构,对专业的认知上.在很多人都去写自己看起来很漂亮,但多数都是打酱油获得的经历的时候,我们反其道而行,重点刻画自己在本科四年的专业认知成长经历,通过EDA课程设计,集成电路课程设计这些所有EE学生几乎都应该做过的事情上,以小见大,通过展示自己在这些经历中的所感所悟,让教授可以看得出这个学生是一个基础非常扎实,对专业有认真思考,完全有能力适应未来学习的学生.

同时在沟通中,天宇告诉我,他围棋练了很多年,水平很高,更重要的是,这个经历对自己的逻辑思维,宏观意识有很好的锻炼.所以在很多研究生的PS里放弃谈兴趣的今天,我再一次反其道而行,在宝贵的篇幅里用了一段内容去阐述围棋对自己的影响,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帮助.

坚定信心

当第三次托福成绩出来时,天宇很受打击——仍然没有上90!这时天宇对自己已经很没有信心了.但是在这段时间的接触中我对天宇的实力很有信心.多年对美国学校的研究让我很清楚,越是牛校的教授,越能够透过表象,看到学生的本质特点,而不是看重表象的东西.所以在选校上,我给天宇大胆的选取各种专业top10的牛校.(当然,多年的经历也让我很清楚,不可以忽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所以我们档次分布做得很好)

录取结果

进入今年2月,陆续飞来的录取结果验证了我的判断.第一个理想的结果是UCSD,那时他们班的很多同学都是拿拒信拿到手软的状态.UCSD已经让他非常非常高兴了.但我告诉,放心,好消息在后面呢~果然,经历了USC,TAMU这些意料之中的录取后,CMU和Umich两个专排top10的录取结果也飞到了天宇的邮箱.天宇自己都觉得逆天了——班里排名第一,GT都比他好的同学,结果都没有他好!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告诉大家两点:

1, 在申请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很多留学机构的浮夸风的影响下,各种忘掉本质的,所谓技巧的东西被过度夸张,反而让很多学生都忽视了最本质的东西。也许这种做法,对于不那么top的学校来说,可能有点用,但是如果你想申请top10这种牛校,就一定要站的更高一点。这些教授阅人无数,他们更知道什么是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投机取巧的做法,没什么意义。

2, 天宇是在11月中旬才找到我的,这让我非常被动,为了赶进度,又不影响自己其他学生的进度,我只能深夜加班,最晚的一天,我改他的文书到凌晨3点多。。。问他为什么的时候,他说:自己在成都了解过一些中介,同时也从学长那里得知了很多中介的情况,实在是不靠谱。如果不是自己妈妈从我以前学生的妈妈那里知道我,如果不是自己的托福一直考不出来,他就是打算DIY的。

关于这种现象,我这几年遇到不少。我想说:1)现代医学发展了这么多年,大家都明白,看大病要来北京找大医院的大夫的时候,对于高端留学这个在中国诞生不到10年的行业,连北上广都发展的都不完善的时候,选择二三线城市的留学机构(而且绝大多数是中介,留学咨询是什么他们甚至都没听说过),你们觉得靠谱吗?

我不是说二三线城市的相关工作人员不用心,这是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信息,案例所决定的,与他们个人无关。(我不排除二三线城市有专家,就像医院一样,我说的是整体情况,概率)我知道,很多公司在二三线城市找留学机构是为了图省事,是觉得沟通方便,但是这更多是当地中介吸引你签约的手段。选择留学机构的核心,不是别的,而是负责这个学生申请的老师究竟懂不懂申请,懂不懂学生申请的这个专业方向的特点。

2)到底是DIY,找中介,还是找咨询,这是一个问题。我在知乎,在豆瓣等平台不断遇到这个问题。不得不在《你也能去美国留学》一书中花了一个章节的篇幅去谈这个问题。这里我不再阐述。如果想了解,方便上网的,可以看看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19872/answer/17832076?group_id=274510356,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3097a30100njds.html 中“申请常识2”中的文章。如果不方便上网就买本《你也能去美国留学》看看第二章中的讨论。

这个现状是行业发展的必经过程,我希望大家别光想着骂机构不靠谱,因为你再怎么骂也没意义。一个市场只有消费者变得理性之后,商家才会变得靠谱。所以,既然要打算出国了,那就别嫌麻烦,做做功课,把问题搞搞清楚。因为这关系着你的一辈子。(曹贤水)

© 北京森培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powered by GitbookLast Edited: 2017-05-25 10:15:50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