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GSD申请与学习经历分享
文/周玥
主讲人介绍:史学姐
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专业,凭借出色的作品与学术表现,被哈佛大学GSD设计研究生院景观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同时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学姐的申请历程
当时刚上美院的时候,觉得学设计时要出国看一下的,开始也不知道怎么准备,除了设计课要努力,就是课余时间学英语,我大二开始准备GRE,先考了GRE后完成托福。
大四有机会去了德国慕尼黑工大交换一个学期,在欧洲是有上不完的studio课程和逛不完的建筑,感觉半年时间太短了,于是和学校申请了延期,五年级上半年也在慕尼黑度过,所以主要的申请都是在交换期间完成的。因为这两件事重合一起,那时我非常焦虑,那个学期选了零能耗建筑课,这部分知识对我来说是空白,需要学习新的软件,还有很多立面构造的课,同事也伴随很多考试。
而且,每周要上两次德语课,同事在准备托福考试,我托福刷到11月中旬才拿到合格的英语成绩,准备作品集的时间也很多有限,文书,简历,推荐信和网申都非常耗时间,我有很多次都觉得这件事要不成了。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焦虑非常正常,尽量缩短焦虑的负面情绪,减少因为焦虑耽误的时间,当你感到什么事都被焦虑的情绪拖延的时候,请把手头的事情先做好,请记住公式:目标+执行力=少焦虑
在申请这件非常具体的事情上,目标建立可以通过选校,选出你想去的学校,几下他们的要求和截止日期,促使我努力刷托福的唯一动力就是我不想放弃申请好一些的学校,不希望英语变成短板,导致连作品集都没有机会被看到。
整理作品集也要尽早,越早整理好大纲,越有时间和别人交流,完善思路。一个大概的时间参考是,我七月选好方案,同事在慕尼黑交换的时候触动很大,决定所有方案都用实体模型照片代替渲染图,八月九月开始重新做模型拍照并整理作品,十一月中旬作品集基本完成,打印出来校对文字和细节。
GSD的studio课程
我在GSD大概待了三年的时间,时间比较长,同事读了两个学位,景观和城市设计。最后一年的选修选了建筑的studio,涉及的面比较广。
GSD是一个非常融合的平台,09年开始,这边推广景观都市主义,这边关注的角度会从景观的出发点来思考城市。
下面是一些实际的课程案例
案例一
这个项目是涉及很多生态的湿地,我们需要分析自然现象,我们选择了水和湿地形成的过程,所以在土地的改造希望得到恢复。这个方案大概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首先是Title Creek和TitleMarsh,TitleMarsh可以有防洪,处理城市污水的作用,减缓进入海洋的时间。其次是街区的低洼地,这样可以倒流城市暴雨时候的积水。在这三个基本模式上,我们分析了城市街区的规模,尺度,水和水样的关系。
下面的图是分析开发的基本想法,首先是针对当地的地形,等高线是凹凸和起伏的,所以在合理的地方合理开凿Title Creek,同时把低洼地沿等高线延长出去,低洼地的中线将形成城市的道路,水的流线和城市的流线形成overlap的系统。
这两张图是街区的效果,还有街区中间所形成的第三个公共空间,街区之间的低洼区形成了半私密半公共的步行带。可以看出街区的内部和低洼地的水结合一起。从这个设计课可以感受到GSD的景观设计的野心,课程每个部分都囊括了景观到环境,到城市的各个方面,这有好,从一个studio可以考虑全面的因素,但不好的地方,框架搭建非常全面,所以也没有一个可以focus的点,这需要自己去找关注点,着重来做。
案例二
这个项目是一个城市设计课程,城市设计这件事非常关系你的论点,在复杂的城市状况下,你需要通过分析要素和问题,来得出你的论点,这可能是跟景观和建筑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建筑更关注的是设计和空间本身的东西。
这个课题在纽约的汽车总站附近,主要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和开放式的交流空间的关系。这个连接了公交总站和纽约沿海很大的会展中心。所以我们需要扩充和升级这个会展中心,曼哈顿的地方是很有限的,所以可以把会展中心的展馆部份分散到城市外的地方,会议的功能可以留在曼哈顿,这样可以更方便进行交流,开放出来和周边的院校进行结合。
案例三
另外一个有趣的设计课是在芝加哥,在前半学期,我们一直没有开始设计,都在研究芝加哥,主要是阅读,mapping和讨论,例如讨论人口,环境,城市交通还有工业等等,在讨论和学习过程中,可以知道这个城市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的研究方法。在最后一个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做个小设计。
我当时分析的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这里有城市网络,电路系统,有地铁,轻轨,水溶环境和高压墙,这些基础设施在不同阶段发展过来,所以有很多GAP,地铁下来到火车站需要经过两条主街道,这时候街道成为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间,火车站出来会面对城市的形象,所以需要进行街道的更新。因此,要把街道改造成更加优美,还有连接街道的广场设计。
对于城市来说,先要确定做什么,研究的主题是什么,接下来再是怎么做。
案例四
下面这个方案是非常开脑洞的策略性设计,这个设计课是哈佛景观系第二年的主要设计课程,从整个大的规划角度下来寻找景观的策略性的点,我们做的是主要针对沿海副营养化的策略应对,这个基地位于麻省的沿海军事基地为背景的。所以我们的策略是主要的氮排放的企业和机构,另外是军事基地空军的飞行基本路线,第三是城市做公共建设的组织。
我们策略是通过湿地植物把氮慢慢吸收,所以要研究草本植物的播撒过程和通过风传播播到达的范围。然后,需要结合空军基地的飞行训练,影响风的路径,这个可以结合氮的排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有逻辑地,科学地,把事情结合起来形成策略性的设计。
案例五
这个课程是建筑的设计课,这个建筑综合体在伦敦的奥林匹克中心附近,老师放在这里,是让我们不要考虑任何环境的东西,我们只做建筑本身。这个课程一开始主要是研究中庭空间,通过50多个建模案例,把中庭空间量化,来分析整个建筑的效果和影响。每位同学从一种空间的原始形态出发来完成这个设计。
这个项目本身是整个文化综合体,有大学,有美术馆,有剧院。我选得空间原型是锥形的中空中庭,基本的逻辑是通过正锥和倒锥的结合,还有对于光的需要,从而设计studio和展览的空间,这是大概的构架。这个studio和展览空间是彼此错层的,在不同地方可以互相看到,最后用巨型的倒锥形来连接起来,通过坡道通往不同的地方。
案例六
最后一个案例是,这是非常传统的欧洲设计,这个基地在法功的凡尔赛附近,凡尔赛是通过塑造简单的坡形来创造视觉的透视关系,我也借鉴了一下这个坡形,把这个基地分成三大部分,每个部分有不同的功能和视野。
图中橘黄色部分是农科院的一部分,农科院有很多分支机构,所以我这个项目是农科院新拓展出来和公众开放的科研园地。需要分析农科院已有的基础构架,提出新的类型,结合景观,来融入这个凡尔赛整个系统之中。
希望通过这些项目,让大家可以了解GSD的主要设计课程,这边项目的关注度问题,尺度和感兴趣的方方面面。
问与答
学习景观的要点是什么?
在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也不清楚景观是学习什么,但是设计课的同时,学校还有很多基础课程,可以弥补我的好奇心,景观这个学科是包罗万象的,景观涉及植物,公共空间,艺术,互动装置和历史遗产等等,所以我们需要保持好奇和敏感的心。当现在在工作接触的范围是有限的,都会分配到某个领域,但在学校,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景观,建筑和城市的区别?
通过不同设计课可以感受到,建筑是做一个object,非常关注空间和设计,城市是通过设计来表达某个论点,论点重于设计本身,更多是理解城市要素。
国外大学是否看重本科专业背景?
对于设计项目,是3年-3年半的项目,如MARCH 1和景观1。另一种是针对有设计背景的,如果之前没有设计背景,可以申请3年-3年半的项目。学生的背景都是多样的,有学艺术,文学,数学等等不同领域。
申请什么东西最重要?
英语成绩是敲门砖,托福需要达到100分,单科需要达到27分以上,GRE也需要有一个分数,也不能太低就可以。当英语过了线,就会看作品集,当作品集达到平均线,就会结合看你的PS,推荐信等。对于学校背景和GPA,我个人感觉,对于申请设计类的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当然,如果本身没有什么设计背景,那么PS是比较重要的环节。
在作品集注意什么?
作品集大纲要尽快做出来,这样可以跟其他人交流,让其他人有针对性地帮助你,其次是PS,也要尽快完成,这样可以修改多遍,完善你的文书。
最后,学姐也提醒大家,熬夜的时间成本也不划算,早睡早起,工作经历也比较旺盛,所以尽量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准备申请,会更加精力充沛和朝气。其次,每天设定底线,让自己每天提高效率,尽量不熬夜哦。
9�g�Y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