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创访谈录专辑

开篇

受访学生:Regulus

毕业院校:北京林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成绩情况:85/100 IBT 99 GMAT 720

申请学校:哥大,宾大,CMU,UCSD,乔治城大学等

申请专业:MPA/MPP

最佳录取结果:CMU卡耐基梅隆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硕士)20%学费减免

  • 咨询师评价

Regulus是一个目标清晰,为人理性的学生。他做事风格异常淡定,令我都为之钦佩。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帮助他申请的历程,“探索自我”再合适不过。不得不说,Regulus申请的过程是坎坷也是不断反省和提升的,其实在2月份有一所他非常自信的学校在除夕夜的前一天发来拒信,这个打击和当时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学生可以承受的。但是,命运的巨轮不是在自怨自艾中抵达彼岸,而是在他坦诚面对自己的过失,和我一同分析原因,并怀揣着“谦卑”的心态再起启程才有了后来的转机。所以,当3月中旬Regulus告诉我CMU发来offer时,我内心是激动和感动的,因为这个dream school是真的来之不易,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我相信他比任何一位顺利拿到录取的同龄人都要感慨,因为这是他是在品尝过一次“失利”后才能感受到的喜悦。

  • 访谈内容

一.选择和创的原因

1.怎么了解到和创,了解过程中是什么吸引你来和创试试?

Regulus:了解到和创是有一个过程的,最开始还是了解到水哥。在我大二开始准备留学的时候,当时在豆瓣上看到水哥的答疑,因为自己也刚开始想到要去留学,对整个申请过程不是特别清楚,只是根据水哥的回答大体的比对了下自己的各方面条件和了解了下申请准备材料。后期到了大三开始准备留学的时候,对比过各家留学机构,我自己更倾向于能表达自己自身特点的公司,就想到了水哥,然后找到了和创和前期咨询老师沟通了下,感觉跟自己的想法蛮契合的,我也相信和创能帮我申请到我想要的项目,于是就决定跟和创合作。

2.对郝老师开始的印象是什么?后来随着服务时间增加,看法有什么改变?

Regulus:当时跟前期咨询老师聊的时候,我对专业的选择还是犹豫不决,老师就建议我跟比较熟悉这个专业的郝老师聊一聊。我还记得第一次简单的聊天,郝老师针对申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我自身需要提高的地方给我进行了分析,比如说我当时选择的实习,对于我想申请的专业,不是特别对口等等。因为我当时已经有了较多的软背景经历,但是我对于怎么把这些背景跟我的申请结合起来还是很模糊的,郝老师帮助我梳理了可用的素材,引导我后期如何提升。我觉得对我来说,郝老师对我整个留学申请起到了很大的规划引导作用。

二.申请过程中和创的作用

1.纵观整个申请你觉得咨询师给你帮助最大、作用最大的环节是什么?你对这个环节满意度如何?

Regulus:我和老师沟通的最多的是实习的选择,选校跟文书。老师从一开始对我的要求就是要找到符合专业的实习,并向建议我去NGO(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实习。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实习这么的重要,在后期申请中我慢慢的发现了NGO这个实习的含金量,我的录取一部分也是归功于这段经历。每每看到身边有同学尽管硬性条件很优秀,但是被名校拒绝的例子,我觉得这样是很可惜的,学校给出的回复就是你的背景不符合我们的招生标准,所以很庆幸自己有机会参加NGO的Volunteer项目。这也是我给出一些正在申请的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多多的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可能性,认准方向,才能全力以赴地进行申请。还有一个环节就是选校,基于我对自己的了解,我只是泛泛的把自己的专业定位在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sis跟MPA上。这是两个不大相关的专业,而且对申请者的要求也是大不相同的。郝老师帮我对这两个专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如商业分析对申请者的要求大多都是至少有一年的工作经验,因为工作之后才会对这个专业背景有所了解等等。和郝老师分析过后,我发现其实很多学校的MAP program的针对点,研究方向都很吸引我。其中我最引我注意的项目就是CMU的这个 MSBBM的项目,这个项目对于我后期提高数理分析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这里,郝老师提供的这不仅是我选择专业的指导,也对我未来工作的方向起了很大的导向作用。

2.咨询师为你选校选专业方面为你做了什么?你最初选专业的想法是什么?想读什么样的专业?

Regulus:初选这个专业的时候,我是在商业分析跟MPA这两个专业之间犹豫。我对自己的了解是我是一个偏向于商科思维的学生,所以我最初参加的考试也是GMAT。然后商业分析是一个国内新兴的产业,我自己比较想往这个方向发展和尝试。遗憾的是,一方面是自己的本科专业跟商业分析专业不是很贴切,而且自己的实习经历不能很好的support这个专业的申请。后来通过跟郝老师的沟通,慢慢发现发现MPA更适合我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因为老师发现在大学期间我有过一些偏城市管理方面的项目经验,比如说论文,实践,科研等。所以老师就建议我多调查跟考虑MPA这个专业,我的整体背景对于申请这个专业也是更有利的。最后的就是文书的制作,因为我的家乡是在重庆,从小到大我见证了很多家乡的变化,从一个小城镇到后来变成直辖市,不仅仅是经济,家乡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所以萌生了学习MPA专业的想法,郝老师鼓励我把我儿时的对于重庆美好景色回忆的成长片段体现在文书中,结合我所申专业,不仅体现出了我对公共管理专业的热爱,还给招生官人留下颇深的印象。

3你对于CMU这个录取结果满意吗?

Regulus:非常满意。CMU的MSBBM是我所有申请学校中最钟意的项目,尽管我也有收到别的学校的不管是录取还是拒信,我相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忘选专业初衷,所以毅然决然的拿下这个offer!

4.你觉得学校录取你的原因?

Regulus:我觉得我被录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的背景比较符合学校招生的条件吧,不仅仅是实习体现出了我对于这个专业的热爱程度,还有PS中描述我个人的人生经历,塑造的个人形象,给招生官展现了一个比较立体的人物形象,这也算是我的一个优势吧。

5.未来的打算?

Regulus:我毕业想暂时在美国尝试找工作,可能在上学期间,就会先找一些实习,积累下经验,因为MPA毕竟是一门社会学科,工作经验比较重要。未来我最终还是会考虑回国,可能我也会考虑在Private Sector做咨询类的工作,为未来城市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因为我感觉国内的咨询模式相对比较严苛,希望能把一些国外更人性化的理念带到国内。

三.申请经验的分享

1.标准化考试经验分享

Regulus:标准化考试,比如说托福跟GMAT,我的意见就是多多研究题库跟机经。我并不鼓励同学们一遍遍参加考试刷成绩,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当你把尽可能多的题做完之后,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和答题模式,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备考期间的学习状态也是很重要,比如说我在复习GMAT和托福考试的时候,我都是空出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按照时间表9点起床,10点开始复习,中午休息,在学校到晚上7点。每天学习结束后,总结自己学习的知识点,日复一日,形成一个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所以在后期考试期间,我的生活作息都是很符合考试节奏的,这也是我很推荐的一种学习方法。

这里我还想特别分享下我考GMAT的经历。我开始考GMAT的时间是比较早的,所以一路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这项考试的技巧性比较强,GMAT是一门考验考生逻辑的考试,即使你的词汇量不是特别的丰富,也是可以去参加这门考试(这里不是提倡同学们不积累词汇量,而是希望同学们更侧重于考试的方式方法)。GMAT中的数学应该对中国学生来说不是很大的问题,比较需要注意的是语文Verbal方面的考项,其中Reading Comprehension考察的是段落之间的逻辑,Critical Reasoning考的是句子之间的逻辑,Sentence Correction考的是句子内部成分的逻辑。所以只要你对英文的成文结构特别清楚了之后,这项考试应该就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了。

2.软实力提升经验分享

Regulus:软实力提升我的的建议就是要在申请过程中,慢慢的去了解你未来职业的规划和发展方向。明确了你的职业方向之后才会比较准确的定位自己如何提升软实力的背景,因为现在的专业细分程度越来越大,一定要了解透彻。如果你有明确的未来规划固然好,如果现在还不是很明确,那我建议你多多做研究,多多做尝试,只有这样才能清楚未来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 结语

Regulus之所以能等到CMU,最大的优势不再与他的硬件背景,因为托福成绩不到100,不仅没有达到官网的要求,院校背景比起中国大批211&985大学的国际申请者也是处于劣势。尽管这样,Regulus也没有轻易放弃,心中还是怀揣着冲刺名校的梦想。

“不怕你不优秀,只怕不你不够努力”。我想,这就是为什么CMU可以不计较他的99托福和学校背景,慷慨地向他敞开怀抱,并授予Regulus 20%的学费减免的原因。

相信Regulus能在未来成为那个他想要成为的人,并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才是赴美留学的最大意义。

让我们再次祝贺Regulus,祝他走的更高更远。

© 北京森培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powered by GitbookLast Edited: 2017-05-25 10:15:50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