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GPA转专业女孩梦圆西雅图
【开篇】
“哇,好厉害,GPA2.76,还是转专业,竟然申上了专排前20的华大西雅图的研究生!”刚拿到这个学生的资料时,我感觉很不可思议。
通过跟Emily的接触,我发现她有着非常清晰的人生目标,清楚地知道为了自己的兴趣和想要过的生活,应该如何努力,并付诸行动,这种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和睿智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Emily本科是物理专业,为了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她在大学期间广泛涉猎,偶然间接触了一些基础的EE课程,Emily立刻被EE的实用性所吸引,并决心进军EE行业,在别人悠哉的过着暑假时,Emily努力汲取EE课程知识,并找机会进行EE科研项目。虽然GPA有短板,Emily凭借个人对EE的热爱和做出的努力,最终得到了UW-Seattle Campus的青睐,为忐忑不安等待录取的过程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Emily用自己的坚毅和果敢,为平凡的人生添加了不平凡的色彩,告诉我们选错了专业可以创造再次选择的机会,有留学短板也有机会收到理想的录取结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Emily如何走上寻找兴趣的求学路、拿到理想录取结果的吧~
受访学生:Emily
本科院校:TOP15物理专业
成绩情况:GRE:321+3.0; IBT:101;GPA 2.76/4.0
优势:标准化考试成绩整体不错,方向清晰,大牛实验项目论文,牛推。
劣势:低GPA
申请学校:Stanford, USC, UW-Seattle Campus,Northeastern , UT-Dallas等。
申请专业:EE
目前录取结果:UW-Seattle Campus,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UTD)...
负责咨询师:徐淑录
咨询师点评:Emily是个充满活力不服输的女生。她的GPA2.76是明显短板,跨专业申请也缺少了学科基础和科研背景,是留学申请中的硬伤。在深入沟通后,我确定EE是她的真正兴趣方向,而且参加过国外顶尖实验室EE方向的科研项目,参加并发表了1篇顶级会议的Paper,这是她申请的优势。因此我们通过CV突出论文和科研经历;用GT成绩弥补GPA不足;同时通过推荐信简要解释了GPA低的原因,尽量消除教授们对Emily学习能力的担心;通过SOP突出Emily对EE的兴趣和所做的准备。处理好所有的申请细节。在UTD这一保底校录取后, Emily终于等来了华大西雅图的录取。希望接下来我们能收到更多的好消息!
【访谈内容】
1.你是如何明确自己今后的道路呢?是什么驱使你改变呢,你觉得从这些改变中得到了什么?
Emily:是自己的兴趣和内心想法吧。对我而言,如果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对它有兴趣或是有其他动力来源,所以我就任性的转了方向。想到以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方向,还是蛮开心的。
我的改变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其实也喜欢物理专业的逻辑性和严谨,在大学这个多元的环境里,我不经意间接触了一些EE的基础课程,我感觉EE的实用性比起物理简直强太多,然后一直在关注这个专业,也经常主动的去听自己感兴趣的课,之后发现研究生阶段从物理专业转到EE专业很有可操作性,于是我就不断留意能够弥补EE学科基础的机会,最后很幸运地得到了一个去国外参加很牛的EE项目的机会,我相信这个经历肯定为申请添彩不少。
2.跨专业对留学有影响么?遇到最大的困难?怎么克服的?
Emily:跨专业申请时,就发现了和科班出身的人的差距,主要是少了丰富的研究经历和扎实的基础,而美国大学是很看重这些的,所以写SOP时候挺囧的。
在写SOP之前,徐老师详细深挖过我的经历,了解到我有一段在国外院校的研究经历,正好是EE方面蛮牛的实验室和研究课题,徐老师说申请MS,美国院校看重的是研究潜力,建议我抓住这段研究经历作为写作重点,所以SOP侧重写了我这段研究经历。
3.为何不选择留学全程指导,而是只选择了文书指导?
Emily:因为时间来不及,囧。当时签约的时候已经11月初了,和创的老师给的意见是文书单项服务就够了,全套的话签的都比较早,没有必要而且相对费用也高,所以只签了文书服务。但是对于文书之外的细节问题,徐老师也会免费帮忙回答,而且解答的很详细、很有条理,其中选校给了很多指导性的建议。不过我觉得要是从大一大二就开始坚定的筹划留学就更好啦,早早听老师的指导进行背景提升,在申请时应该会比其他人多很多优势项。
4.进入和创之前觉得自己能申请到什么档次学校?咨询师在选校方面的建议有帮助吗?
Emily:其实心里对最开始的定位没底。因为我GPA短板,但又很想上排名比较好的学校,但是看着网上那些成功案例都是GPA很高的大牛,然后就不知道选什么好点儿的学校。跟老师沟通后,我们觉得专排前20的学校有可能,但是申请之前,谁也确定不了呀,然后选了一些觉得可以保底的学校后,再选了一些我喜欢的冲刺和主申院校。
我开始的目标是PhD,但是PhD的录取要求很高,我的知识和经历都不够,所以老师建议我先考虑MS。老师对列出来学校清单上的院校都非常了解,详细讲了每个院校的优劣势和录取特点,比如说有些学校卡GPA很厉害的(Cornell),我就没有申,然后还告诉我可以直接联系学校的小秘,解释GPA短板的原因,确认不卡GPA之后再申请;还讲了一些申请PhD条件达不到可以自动降录MS的学校。
5.文书方面老师如何指导你的?让你印象深刻的细节有哪些?
Emily:因为我本身GPA很低,是硬伤,然后当时GRE和TOEFL已经定型了,所以文书花了不少功夫。
SOP是表现自己很重要的材料,所以我很重视SOP的写作,我感觉老师也很细心,很用心构思我的SoP。SoP方面是先电话沟通详细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发了一些自己想要添加的材料给老师,老师起草SOP的初稿后,我们又进行了多次电话沟通,讨论了很多细节性的问题,比如内容的删减修改,还有怎么突出表达我的研究热情。整个过程中邮件和微信联系也很多,当时已经11月了,老师总能及时地给我一些靠谱的建议,让我觉得安心不少。像SOP里面,我不太知道怎么表现自己的研究热情。老师反复深挖研究细节,最终选取了我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小细节做开头,表现出我愿意为研究吃苦的精神,也强调了参加的研究项目是蛮牛的。我觉得这个开头很好,毕竟教授们天天要看大量材料,需要亮眼的机会才更大。
对于CV,我开始只有大概框架,具体写内容没有确定,老师也是按照上面的流程,先是电话沟通、写初稿、修改、补充细节、格式什么的。
RL是要从教授的角度写的,学生自己很难写好。我先是回答了发过来的问卷,老师构思发给我初稿,然后我提些意见,反复沟通确定终稿。
6.除了文书方面,你认为和创给你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Emily:主要是帮忙选校,然后就是帮忙回答一些网申琐碎的小问题,申请过程中有一位能指导自己申请的神助攻,真是安心不少呢!
7.当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心情怎么样?对未来期待,或者说是自己未来的目标规划,期望自己研究生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Emily:最开始拿到的只有一个保底学校,申请最牛的学校Stanford悲剧了,所以心情还蛮紧张的。后来UW来了之后,就很开心啦!毕竟MS花父母的钱,能去更好的学校当然开心。而且UW也有我喜欢的教授和研究,加上学校的位置也很好,所以收到录取的我心花怒放啊,哈哈。
我现在就希望研究生阶段能早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找到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我其实蛮羡慕那些从本科就有明确方向的同学的,这样更容易更早出成果,然而上大学以前对每个专业的了解并不深入,就走了一些探索的路。
8.咨询师的哪些突出的品质,让你觉得印象深刻?
Emily: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徐老师的细心负责。沟通中有用的细节他都会记得很清楚,根据学生的情况,给的意见都比较中肯,不会像广告话术似的说的很夸张。因为之前担心过网上说的一个咨询师管很多学生的情况,基本信息都会弄错,然后沟通过程中会发现徐老师确实是很了解我的情况的,这样我就放心好多,然后对网申的细节什么的也都了解,对我自己该注意的地方(专业知识名词什么的)也都会提醒我。
9.送给2017的留学学子们一句激励的话吧,或者说说你认为自己能够申请成功的重要因素吧。
Emily:要对自己有信心,付出努力!有机会参加国外的科研项目一定要争取!不要因为一个短板劣势就放弃留学,错失梦想院校会终身抱憾!